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莱士活动上海莱士-九游会旗舰厅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13 浏览次数:次

         一、世界医药近况

         1、全球医药快速增长

全球医药得益于主要药品的专利将陆续到期和新兴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这些年取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全球药品销售额突破1.1万亿元,2011-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其医药市场占比大幅提高,从2005-2016年的十年间新兴经济体医药市场份额由原先的12%提升到了30%。

   2、医药研发支出大

2016年全球医药研发支出达到了14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同时期国内规模以上的药企研发支出达到了607.2亿元,同比增长27.5%。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占比持续保持在高位,全球制药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1%,国内制药龙头企业在这一比重上略低,达到了12%,体现了制药行业高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

       全球的药物研发正在逐渐升温,这主要基于癌症、糖尿病、认知障碍和炎症等疾病治疗领域中一些新分子药物的出现、诊断和治疗的紧密结合和相辅相成,以及人们对传统商业模式依赖性的下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3、医药并购风行全球

2015年是生物医药界并购很强劲的一年,但出乎业内预料的是2016年医药行业的收购交易额和交易量都有明显的下降,当年全球生物医药并购前十位交易量为1956.06亿美元,较2015年的3039.26亿美元下降了36%。2016年医药行业最大的一笔并购是德国巨头拜耳以660亿美元收购农业巨头孟山都,其次是夏尔320亿美元收购baxalta,相比于2015年辉瑞1600亿美元收购艾尔健、阿特维斯405亿美元收购艾尔健全球制药业务都有所下滑。预计2017年制药公司之间的大交易将会增加,各家公司将会拿出更多的现金,寻找重要的资产来扩张产品线。

二、中国医药工业现状

2016年中国药品终端市场总体规模达到了13775亿元,同比增长7.6%,较2010年增长近2倍。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不但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增长,而且利润总额也是逐年增长。据统计2015年医药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5.2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增速8.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2768.2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个百分点。在子行业中,生物制品的利润率增幅尤为明显。

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美国、欧盟、日本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已经分别达到59%、19%、17%,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只占有不及5%。

预计2016-2020年五年间,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增速在7%左右,2018年和2019年将会有不少新药品上市,但是2019年之后由于有很多产品的一致性评价面临过期,可能会对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提出新的挑战和行业格局的变化。

三、生物医药产业特点

        1、产品回报率高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低污染的特征。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很高。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

        2、产业技术含量高

生物医药行业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技术含量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

      3产品开发周期长

生物药品从开始研制到最终转化为产品要经过很多环节:试验室研究阶段、中试生产阶段、临床试验阶段(i、ii、iii期)、规模化生产阶段、市场商品化阶段以及监督每个环节的严格复杂的药政审批程序,而且产品培养和市场开发较难,所以开发一种新药周期较长,一般需要8-10年、甚至10年以上的时间,新药的研发成本至少10亿美元,需要很高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4产业风险高

高风险就是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孕育着较大的不确定风险,新药的投资从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实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实验、生物利用度测试直到用于人体的临床实验以及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一系列步骤,可谓是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失败将前功尽弃,并且某些药物具有“两重性”,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要重新评价。一般来讲,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仅有5—10%。时间却需要8—10年,投资1—3亿美元。另外,市场竞争的风险也日益加剧,“抢注新药证书、抢占市场占有率”是开发技术转化为产品时的关键,也是不同开发商激烈竞争的目标,若被别人优先拿到药证或抢占市场,也会前功尽弃。

      5产业投入大

生物制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医药厂房的建造和设备仪器的配置方面。目前国外研究开发一个新的生物医药的平均费用在1-3亿美元左右,并随新药开发难度的增加而增加(有的还高达6亿美元)。一些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超过了40%。目前仅国际医药巨头辉瑞一年的研发经费就超出了中国所有生物医药研发经费的总和,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没有一家进入排名前100位。

四、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空间和市场格局

         1、空间格局

目前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长三角地区拥有最多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与产业化、外包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经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环渤海地区相关产业人力资源储备充足,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教育资源,围绕北京形成了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成熟,市场潜力强大,围绕广州、深圳、珠海等重点城市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渝经济圈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东北的长吉图地区是亚洲规模较大的疫苗生产基地;长株潭地区拥有产业基础雄厚的长沙高新区和浏阳生物医药园等多个产业基地;300余家医药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聚集在武汉城市群,也形成了支撑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平台和环境。

         2、市场格局 

中国目前大概有3000余家制药企业,前100家企业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医药市场在越来越集中,未来的行业集中度会愈加明显。本土医药企业在医院市场销售额前20强中已经占据一半席位,这前20强依次为辉瑞、扬子江、阿斯利康、山东齐鲁、四环医药、上海复星、赛诺菲、江苏恒瑞、科伦、正大天晴、拜耳、上药、诺华、罗氏、远大、默沙东、中国医药总公司、石药、步长制药及诺和诺德。

目前从医院市场畅销的前20个产品中,外资产品屈指可数,现在只有4种,其它的16种都是国内品种,但是外资企业药品在2016年的同比年增长率上有所提升,而本土企业的产品同比增长率则多数呈现下滑趋势。

五、生物医药行业细分领域

根据今年一季报,医药公司的整体利润为221亿元,同比增速为12.3%。扣除短期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后,去年的利润增速为25.3%,延续了较好的上升趋势。根据统计,去年净利润增速在30%以内的上市公司有150家,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有35家,而有58家公司的净利润是下滑的,目前行业正在加剧分化,有限的医保资金将集中到有确定疗效的药品,很多产品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2017年一季度医药行业整体的毛利率是30.5%,行业中的三大费用略降,整体的销售费用率是12.5%,管理费用率是6.6%,财务费用率是1%。

         1、化学原料药

在行业的细分领域内,随着2016年下半年价格回落,今年一季度化学原料药板块收入增速放缓,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为13.9%,整体毛利率为31.8%,较2016年的36.0%有所下滑。

         2化学药制剂

化药制剂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均呈上升趋势,增速为14.1%,呈现小幅攀升趋势。在内生增长基本稳定的态势下,前些年外延扩张的并表效应增强,使得行业整体的收入规模增长加快。同时,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稳定中略有提升,板块的毛利率为46.1%。考虑到目前两票制和营改增政策的大力推进,2017年化药制剂板块的收入增速受将大幅提升。

         3、生物制品剂

生物制品内部冰火两重天。生物制品板块包括重组基因药物、血制品、疫苗等差异较大的领域。重组基因药物板块方面,胰岛素、生长激素仍处于20%-30%的高速增长期,干扰素、部分多科室用药则面临增长压力。血制品2015年放开价格管控后,业绩在2016年招标中兑现,疫苗行业多数企业营收和利润下滑。

      4医药商业

医药商业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净利润维持在20%-30%的高增速。医药流通的批发端受益于两票制,高值耗材、ivd等专科经销商也在通过打包等方式快速淘汰及并购小型企业,零售市场连锁化率提高,营收增长高于行业增速。

      5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成长期,营收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由于a股医疗服务标的较少,不少公司属于跨行业经营,医疗服务在其收入中占比较低,仅有眼科、口腔、体检等领域共9家公司属于真正的医疗服务公司。这些公司的整体收入增速为45.7%。

六、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1、从公司层面上看 

1.1、小散乱现象突出,缺乏医药航母。

2013年,我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只有45.1%,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企业只有4家,销售收入100亿~200亿元的企业11家,50亿~100亿元的企业14家,9亿~50亿元的企业75家,我国医药企业虽然数量多但是规模偏小。而强生2013年的营业收入达713亿美元;罗氏467.8亿瑞郎(约合522.2亿美元),葛兰素史克265亿英镑,与这些跨国药企业相比,我国缺乏医药航母,难以和跨国药企分庭抗礼。

从商业企业的市场份额来看,也存在很大的差距。2012年,我国前三甲医药商业份额占比不到30%,前十大医药商业公司占比不到45%;而美国排名前三的公司占据近90%的份额,由此看来,我国医药商业的集中度也比较低。

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外贸企业也是如此。2013年,我国3万多家医药出口企业中,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仅935家,占比3%;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41家,超过2亿美元的企业15家,超过3亿美元的企业6家,最大的出口企业出口额也只有7.84亿美元,与跨国药企无法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

1.2、国际化程度低,缺乏跨国药企。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市场在国内,国际化仅限于向国外出口产品。虽然近几年有少数企业已经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步伐,但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仍然处于为跨国药企提供原料或承接委托加工的阶段,只有极少数企业在国外进行仿制药注册、购买或新建渠道、建立工厂,但是这些企业的海外业务规模非常小,远没有达到国际化企业国际业务的比重指标。一般来说,企业的国际业务达到全部业务的2/3以上,才真正可以称为跨国企业。

1.3、品牌意识不强,知名品牌少。

虽然中药方面我国拥有了“同仁堂”等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但西药知名品牌甚少。即便曾有一些老的药企在业内有不错的影响,但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这些老药企已经明显滞后,站不到产业发展的前沿,品牌价值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对品牌保护的意识不强,很多知名品牌在国外被抢注,如许多老的中药品牌在印尼被抢注,使我国企业蒙受了很大损失。我国部分企业不重视品牌培育,与我国医药行业进入门槛低、违法成本低有一定的关系,部分企业存在投机心理,只注重短期效应而不注重品牌培育,使得我国的医药品牌存在很大危机。

  2、从产品层面上看

2.1、结构不合理,低端产品比例大。

我国医药产品出口以原料药为主,制剂比重过低。2013年,西药出口中原料药占比高达82.2%,而且以低端大宗原料药为主,特色原料药比重过低;241种出口原料药品种,均价每公斤超过1000美元只有14种,超过100美元/公斤的有48种,占比19.92%,45.64%的品种在10美元/公斤以下,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此外,我国出口的制剂97%为仿制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比例也非常低。中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1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的都是仿制,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率极低,全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5%,西部地区甚至还不到5%,技术的忽视已经成为行业惯例,未来必将阻碍行业的进一步增长。 

2.2、大宗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造成了内仗外打。

我国许多原料性产品产能严重过剩,比如维生素c产能为25万吨,国际市场需求量10万吨;青霉素工业盐产能10万吨,国际市场需求仅6万吨。这些产品虽然在国际上有话语权,但是国内的产能过剩,造成出口价格提上不去,经常在国际市场自我拼杀,不仅赔本赚吆喝,而且经常遭受反倾销指控。另外,我国部分制剂的产能也严重过剩。

2.3、制剂通过高端标准认证少,品种匮乏。

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制剂通过欧美日gmp认证的企业37家,通过who认证的5家。原料药情况稍好,我国向美国提交的dmf文件为1532份,原料药获得edqm cos认证463个,其中有效421个。虽然企业通过了高端市场认证,但由于研发能力不足,目前很多企业都面临有生产线无产品生产的尴尬局面。部分企业虽然有一定产能的应用,但也主要是承接境外产品委托加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匮乏。

  3、从渠道层面上看

3.1、国际注册认证能力弱,高端市场获准进入少。

目前,我国只有35个产品获得美国anda文号,而2011年印度企业从fda获批了144张简略新药申请证书,占美国当年fda批准anda总数的33%。目前,中国制剂通过who pq认证的有15个产品,而印度达324个。究其原因,主要是熟悉外国药品市场准入法规和操作实务的注册人才缺乏,对产品进入注册市场的信心不足,阻碍了我国企业到高端市场进行产品注册的热情。 

3.2、国外自有销售渠道少,出口方式以订单销售、委托加工为主。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国外没有分支机构和销售渠道。虽然有少量企业在国外建立了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负责产品注册、推销和维护,但由于不能很好地深入国外医保体系,因此也很难形成稳定有效的销售渠道。可喜的是,目前已有部分企业通过购买、合资、合作或自建的方式建立了区域销售渠道,如华海药业通过建立自己的渠道打入了美国90%的主流商业渠道。

3.3、医疗器械、设备九游会论坛的售后服务能力差。

我国高端设备与国外知名企业存在技术差距,由于销售数量有限,所以九游会论坛的售后服务成本高。大多主流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我国高端设备市场分散,且过分依赖价格竞争,服务成本计入不足,难以配套完善九游会论坛的售后服务。另外,我国还有极少数企业抱着投机心理,未计划进行九游会论坛的售后服务。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医疗器械九游会论坛的售后服务跟不上,客户信心丧失,使得我国在国际医疗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少。

七、中国生物医药未来发展趋势

从2000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加596万人;从2020年到2050年时加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加620万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高峰将在5到10年之后到来。这将成为未来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大驱动力。

中国医疗市场规模巨大,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的驱动下近几年迅速扩容。2013年我国卫生消费总额3.2万亿元,是2004 年的4.2倍,在过去9年保持了17.2%的复合增长率。然而相对于高收入国家7.7%的水平,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低于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考虑到人口和消费的巨大基数,不难看到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在将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该占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 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7%的目标,我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7万亿元规模。

中长期看我国医药行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我国医疗支出明显低于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支出将迅速加大。"内业人士分析指出。此外,我国老龄化趋势提速,必定会增强医药生物行业的成长空间。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全社会对养老、健康医疗的需求不断上升,未来必然会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从需求方来看,人口的老龄化、城镇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财富的增长以及全民医保制度的推进都正在驱动医疗服务市场的扩大。我国人口规模大且老龄化的速度有所加快。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7.6%上升到2013年9.7%,已达到1.3亿人。老年人发病率高,疾病医治疗程长且常伴有并发病,同时老年人也多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护理和用药,因此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群。人口的老龄化势必伴随着更高的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

本文由 兰璟生物 整理报道

内容来源:杭研研究报告 

原标题:行业报告 |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上一篇:
下一篇:

九游会论坛的友情链接: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沪)非经营性2011-0201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九游会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九游会旗舰厅的技术支持  

"));
网站地图